亂象一:占道經營 安全用什么來保證
入夏以來,到北海旅游游玩海水的外地市民增多,一些商販在機動車道內擺攤銷售泳衣和泳圈等。近日,記者在廣東南路靠近銀灘路口,發現不少攤販占道經營。而且這些攤主還會在有車來的時候走到路中間攔車詢問是否要買游泳用品。毫無安全意識,讓人不得不捏一把汗。
暗訪中,一位姓楊的女攤主說,她之前是在海灘公園附近擺賣泳衣和泳圈的,后來看見一些人在前面的路口擺賣,生意不錯就“加入“ 了,雖然每天都有車輛經過有危險,但自己小心一點就無事了。一名攤主向記者透露,之前城管部門過來檢查過多次,不過攤販們在城管執法隊員離開后又逐漸回來了。
記者還看到,一些外地車輛停在銷售泳衣攤前,與攤主討價還價,根本不把安全當回事。
知情人士稱,銷售的泳衣是不是“三無”產品,泳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果這些產品在海里發生意外,就會對游客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附近居民呼吁相關部門對非法售賣泳衣、泳具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還道路和游客以安全。
亂象二:海鮮攤點隨意設
“你有上天梯,我有量天尺”,前段時間在海堤街堤岸上(游泳場斜坡下)已消失的“市場”,近段時間又“移師”到游泳場前那片沙灘擺賣,做起海鮮“穩吃”生意。
俗話說,“穩吃艱難”,城管想管,有人罵他們打爛人家飯碗,城管不管,有人說他們不作為?城管哦,“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咋辦?現在,這些市民在沙灘上擺賣海鮮,又是那個部門監管呢?
據初步了解,這些擺攤的市民都是一些淺海作業的捕魚家屬,又或者一些專門做海鮮小本生意者,收購海鮮后,撐起簡單的太陽傘“就地取材”經營。
造成此現象的出現,一是不用進農貿市場經營,少了一些費用;二是交易方便、快捷,海鮮新鮮現取現賣;三是供求旺成,周邊市民和一些外地游客都來“幫襯”,逐步形成和擴大……